12月3日,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開幕。本屆大會的主題是“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――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。來自全球1500位嘉賓在浙江烏鎮參會。同時,400余家知名互聯網企業和創新型企業,在“互聯網之光”博覽會展示最新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。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、百度公司董事長、CEO李彥宏、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等都出席并發言。我們為這些發言劃了重點,看看他們究竟說了啥。 馬云:過去30年把人變成機器,未來30年要把機器變成人
“人類有靈魂、信仰和價值觀,獨特的創造力,應該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機器?!瘪R云表示,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不到10%,而這10%設計出來的機器不可能超越人類。 但是他認可機器在未來將會取代人類的事實?!皺C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,也會取代人類的一些工作,但是人類將會進行一些更有效率、更具創意、更有體驗的工作?!瘪R云認為,在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中,在未來三十年,制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。未來的制造業必定是服務業,而服務業也必將是新型的制造業。服務業是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。 “第一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,第二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,第三次技術革命到來了,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打響?!?BR> 庫克: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,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
蘋果公司CEO蒂姆?庫克表示,近年來,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廣泛,不少科學界人士預言一些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,在庫克看來,科技是為人所用,而不是讓人變得固化或退步,“當很多人都在談論AI,我并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,我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!” 庫克還談到,蘋果在中國的旅程始于30年前,中國的開發者已經獲得的總收入達到全球之最。談及蘋果在中國的運營,庫克表示,蘋果在中國實現了全面運營,使用百分百可再生能源,也在驅動合作伙伴實現同樣的目標。 李彥宏:AI堪比工業革命
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,近年來,中國網民的增速已經慢于中國GDP的增速,這說明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沒有了。但是,人工智能成為互聯網行業乃至各行各業的成長新動力,算法、算力、數據是人工智能的三個動力,它們都在非??焖俚爻砷L。中國經濟的成長推動力將是人工智能,人工智能本身也將快速成長。 盡管人口紅利已經結束,但網民人數、上網時間、網上的信息量的不斷增加推動著互聯網產業不斷快速發展,推動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,因此,人口紅利沒有了還有技術紅利,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會不斷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。 馬化騰:企業要從新技術的跟隨者變成驅動者、貢獻者
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,騰訊要成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,這里面最關鍵的就是創新。過去,中國企業主要扮演新技術的跟隨者,但今天我們需要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,與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協同發展。 馬化騰認為數字經濟目前已經成為發展最快、創新最活躍、輻射最廣的經濟活動。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里面,七家是科技公司。馬化騰認為,越是在這樣的時刻,越要清醒地看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。他從創新、賦能、治理三個方面,對此作了詳細闡述。 雷軍:中國換機潮結束,去印度還有機會
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表示,中國公司取得成績以后,開始進入海外,在海外不僅是和世界巨頭競爭,還和國內的同行競爭。 中國的換機潮已經結束,但是海外還有很多機會,比如印度電視的普及率很低,要交的稅很高,如果智能手機普及了,能讓很多人體驗到電視才有的功能。 我很同意馬化騰的看法,就是互聯網要和各行各業相結合,融合發展是今天的趨勢。大家覺得小米是手機公司,但是我們提出“鐵人三項”,硬件、互聯網和新零售。前幾年我們銷售的小米手機,100%都是小米網銷售的。如今,我們也在發力新零售。有時候我覺得,融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,我們要把互聯網融合到各行各業。 “互聯網之父”羅伯特?卡恩:我們應該創造一個數字物體的社會
互聯網之父羅伯特?卡恩表示,今天我們應對更多的是信息,這種架構是信息化出現的,他將其稱之為數字物體,有著獨特身份。他表示,我們應該創造數字物體的社會,就如同創造了英特網一樣。 在互聯網數字架構問題中,互聯網在幾十年前出現時希望實現電腦與電腦的連接,所以當時使用IP來實現電腦間的數據傳輸和互動,而我們如今更多地處理信息,我們稱之為數字物體。所以我認為,我們應該創造一個數字物體的社會,就像我們創造因特網一樣,讓我們更加容易地理解互聯網信息,無論這個信息是來自于機器學習還是其他。 大家并不能預見數字物體會有多大的潛能,但互聯網產生時也沒有預想到今天這樣的成功。所以我想特別告訴大家,數字物體是現有物聯網的拓展,并不是取代網絡應用和電腦,而是無準入門檻的情況下,通過更強的基礎架構更加緊密地連接。 谷歌CEO皮查伊:AI將改變工作方式,社會要學會適應
谷歌CEO桑達爾?皮查伊表示,AI正在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,也會帶來新的崗位,AI也促進民主化,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到來,社會要學會調整和適應。 皮查伊表示,以前是人來適應電腦,而AI的出現可以讓未來電腦適應人。計算將無處不在,無論是辦公室和車里。此外,計算還有語音、視覺等形式進行計算。這些變化都可以讓數字經濟超越互聯網。 他還稱AI不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實現。以谷歌為例,谷歌在打造開源平臺,比如安卓系統,目前已用在20億部手機上。而谷歌的AI,也是開源軟件,目前很多公司在使用。世界各地公司和開發者,都在用谷歌的AI在解決問題,皮查伊認為這是民主化的體現。
|